KOI Education

香港教育制度


幼稚園
在香港,幼稚園和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為三到六歲的兒童提供服務。香港的幼稚園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兒童在道德、智力、體格、社會技能和美學各方面全面發展;養成良好的習慣,為一生作好準備;刺激兒童學習的興趣,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,為未來的學習打好基礎。

小學教育
政府的目標是提供均衡而多元化的學校教育,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;幫助他們為了未來的學習和個人成長累積知識、建立價值觀、培養技能;增進學生的兩文(中、英文)三語(英語、普通話、粵語)能力。
小學教育在六歲前後開始,為時六年。小學有三種營運模式,即上午、下午和全日制。在政府的鼓勵下,大多數小學採用全日制。大多數小學以中文為教學語言,英語為第二語言。

2001/02學年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了課堂上的教與學。現在學生透過種類眾多的學習活動,改善一般技能、價值觀和態度,成為獨立的學習者。學校不斷調整核心課程,以滿足學生的需要。學校以其優勢和經驗為基礎,加強課程,幫助學生改良終身學習的能力,培養全人發展。

中學教育
為了應付21世紀的挑戰和快速發展的知識型社會的需求,政府在2009年9月在中學四年級開始推行三年制的新高中學制。這個靈活、連貫、多樣化的課程旨在照顧興趣、需要和能力不同的學生,以及培養學生的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能力。新學制的第一批學生已於2012年夏季畢業。

現在所有學生都能享有六年中學教育。完成中六後,學生參加一個公開考試--香港中學文憑考試。這個考試取代了先前的中學會考和高級程度會考。第一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在2012年順利舉行。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資格已經在本地和世界各地,包括英國學術評審中心的報告、英國大學及院校招生事務處的分數對照制度等的國際性基準研究中,獲得廣泛的認可。直至現時,大約280所海外大專院校接受這個新的資格為入學資格,包括著名的劍橋大學和耶魯大學,這些院校正在不斷增加。

國際學校
在本地學校之外,政府致力發展國際學校,以滿足在香港居住,或由於工作和投資關係來港定居的海外家庭的需要。

專上教育
政府致力為中學畢業生提供多階進出的多元升學途徑。有些中學畢業生完成中學文憑考試後直接開始學士課程。有些學生選擇副學位課程,他們畢業後可以升讀銜接學位課程(「2+2」模式),取得大學本科學歷。

現在香港有22所可以頒授本地學位的高等教育院校(9所由公帑資助,13所自負盈虧)。除了本科課程,學生可以根據興趣和能力,選擇各種副學位課程、持續教育和職業訓練課程。

我們雙管齊下,既促進公帑資助的專上教育,也協助自負盈虧的專上教育發展。目前,48%的適齡人口有機會修讀學士學位課程。把副學位計算在內,多於70%的年輕人有機會接受專上教育。

學生本科畢業後,可以選擇各式各樣的研究生課程,包括研究院修課和研究課程。

職業專才教育
職業專才教育在擴展畢業生和在職人員的學習機會、培養香港發展所需的人力資本方面至關緊要,並為年青人提供靂活多樣的途徑實踐興趣和抱負。
職業訓練局通過轄下的13個機構成員每年為約250 000名學生提供訓練,為教育程度不同的人提供職業專才教育課程。其他各所專上學院也提供約160個自資高級文憑課程,其中至少60%的課程內容涉及特定的學科、職業教育或職業技能。


大學和高等教育
香港的教育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。自2012年起引入了新的學制,香港的大學本科課程的修讀期由三年改為四年。新的學制與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學制一致,提供更多機會讓學生到世界各地交流。香港的大專院校利用延長一年的修讀期調整課程,通過跨學科學習、在本地和世界各地的服務學習、交換計劃和充實的學習經驗,培養學業優異、有國際性視野的世界公民。

香港有22所可頒授學位的高等教育院校。這些院校提供各式各樣的高質量課程,從副學位至博士不等。此外有22所專上學院提供本地認可的各種副學位課程。

香港有許多世界級院校。在22所可頒授學位的院校中,三所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前50名內,另外兩所位列前200名內。香港的大學開辦世界上最優秀的行政人員工商管理課程,也與世界各地的著名大學合辦多種課程。

DSE香港中學文憑試 vs IB國際預科文憑

DSE香港中學文憑試 IB國際預科文憑
課程結構 課程設置包括四門必修科目-中文、英文、數學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,以及至少一門選修科目。
選修科目涵蓋甲類高中科目、乙類應用學習科目及丙類其他語言類別。
課程要求學生完成六個基本科目領域,包括語言和文學研究、語言習得、個人與社會、實驗科學、數學和藝術。
此外,還需完成三項核心要素:一篇4000字的拓展論文、知識理論以及創意、行動與服務。
IB課程著重學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,強調日常作業的完成,特別重視英國文學作為必修科目。
考試模式 每科最高分為7分(即5*),申請大學的門檻為至少332A。
部分選修科目設有校本評鑑(SBA),但佔比不高。
DSE考試的焦點在於考試,成績的決定性較高。
總分為45分,其中每科最高7分,論文、知識理論及CAS合計3分。
學生需至少獲得24分以獲得文憑。
升學路徑 學生主要透過Jupas系統申請本地學校,本地學位的學額比non-Jupas多。
特定科目的選修可為申請特定學科提供優勢。
學生申請本地學校需通過non-Jupas途徑,名額較少且需與全球IB學生競爭。
然而,IB在全球的認受性較高,有利於國際升學。
年齡限制
無年齡限制,允許考生自修重考,且DSE成績終生有效。明确
如以合併成績申請學校,則以連續兩年中的較佳成績為準。

規定報考年齡在19歲或以下,且必須透過學校報名。
學費 本地資助學校提供DSE課程,不收取學費。 課程普遍學費高昂,多為國際學校或直資學校提供,年費大約在10萬至數十萬不等。